
关于李书法名的诗句
李书法名(1038-1107),字泰伯,号盱江先生,北宋建昌军南城人(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)。他是一位著名的词人、哲学家和教育家。本文将从他的生平、创作成果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三个方面展开介绍。
李书法名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,尤其擅长用典和借古据今的方法。他在宋初时期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,曾多次参与模仿宋朝诗词作诗,但始终未能达到真正的创新性。然而,在后世看来,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,对许多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《直讲李先生文集》三十七卷,收录了李书法名从北定到东都的作品,展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中的卓越成就。同时,他还著有《外集》,是宋朝词坛的重要文献之一。
关于李书法名与晏殊的故事
李书法名和晏殊(1057-1109)是宋世间的好友,常在同乡之交。晏殊在《直讲李先生文集》中曾多次引用李书法名的作品,认为这些诗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艺术之美。
有一次,在李书法名的家中,晏殊与李书法名一同游览了“玉练双飞”,在车水声中相遇。这时,李书法名听到车水声里有 mention 的车停水止,听到了流水的节奏,觉得非常新鲜有趣。
“人谓临川多才子,而同叔当居其首,今公见水吟车,可谓临川古风矣。”李书法名在停下思考后,对晏殊表示赞赏,并说道:“直讲先生久居仙山,山高风爽必喜吟风,愿先生以风对。”
晏殊听到后,精神振奋,立即着手进行创作。他不仅模仿了李书法名的作品,还结合自己的文学见解进行创新,最终写出了《扇子扇风》这样一首充满诗意的诗。
曾巩对下联
曾巩(1032-1079),字仲伦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。他曾于宋初时担任南城十贤堂讲席,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教学资料。
有一次,李书法名随学生前往豫章春游,李书法名坐在船中,与学生对谈诗赋。曾巩坐在右侧最后一个位子上,觉得气氛轻松,便向李书法名询问:“此去豫章尚远,行舟寂寞,何不以行船为题,对一对联。”
李书法名沉思片刻后,立即开口道:“扇子扇风风出扇,扇动风生。”曾巩对此赞不绝口,并拍手大笑。随后,李书法名继续讲述自己的故事。
“诸生从左至右,依次对下联。李书法名抚髯静听,有时轻轻点头,有时又评论修改一番。看他的神气,似乎对所有下联,均不满意。最后,只剩下曾巩一人,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。”
李书法名的声音响亮而清晰,仿佛在和曾巩交谈。曾巩却只是微微一笑,轻声说道:“孤桅独立,犹如一笔扫青天!”
李书法名听后,不禁大为称奇,并拍手鼓掌,认为这是他创作的“妙联”。